小镇做题家与孔乙己:本质迥异的两种存在

日期:2025-07-07 22:13:31 / 人气:5


“孔乙己的长衫” 这一梗的流行,让小镇做题家和孔乙己常常被联系在一起,但深入剖析会发现,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,绝不是一路人。
从对所钻研领域的态度来看,孔乙己怀揣着浓厚的情怀。他痴迷于科举所涉及的儒家思想、四书五经等内容,不仅以教化万民的社会责任感教导小孩 “茴” 字的四种写法,甚至为了偷书不惜冒着被吊打的风险,这种对知识的热爱和执着近乎纯粹。而小镇做题家的做题行为,更多是出于功利性目的。“提升一分干掉千人”,他们即便对某个科目有好感,也多是源于在排位赛中获胜、在鄙视链中占据优势的爽感,与做题本身的乐趣关联不大。就像衡水模式,几乎没人是因为热爱而体验,更多是将其视为离开现有环境、实现阶层跨越的工具。
在行动力与敬业精神上,二者也截然不同。孔乙己在那个识字率极低的年代,识文断字本可成为一种生产力,他若愿意正经抄书、当私塾先生甚至转行作状师,日子不会太差,但他缺乏敬业精神,得过且过。而小镇做题家则极为勤奋,甚至可以说是 “卷”。他们会为了目标付出巨大努力,不少小镇做题家凭借在教培行业的拼搏实现了买房等目标,若是孔乙己有这般拼搏劲头,在他所处的时代早已能过上富足生活。
从精神内核来讲,小镇做题家虽然在形式上与孔乙己同为脑力劳动者,但实质更接近骆驼祥子。他们希望通过自身努力过上好日子,走正道且心高气傲,就像祥子始终坚持勤劳致富,不愿向不合理的现实妥协。而孔乙己则深陷于自己的精神世界,缺乏对现实的适应能力和改变现状的动力。
总之,小镇做题家与孔乙己在对所涉领域的态度、行动力以及精神内核等方面都存在本质区别,不能简单将二者等同看待。

作者:恒盛娱乐




现在致电 xylmwohu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COPYRIGHT 恒盛娱乐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