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教父Hinton中国首次演讲实录:人类可能就是大语言模型

日期:2025-07-31 19:17:52 / 人气:4



一、数字智能是否会取代生物智能

(一)AI发展范式:符号主义与连接主义

自约60年前AI诞生,发展出两种路径。符号主义强调逻辑推理,通过规则操作符号理解知识表达与处理,符合逻辑智能本质;连接主义以生物智能为基础,认为智能源于神经连接的学习、速度与结构改变,强调学习与适应而非显式逻辑规则。

1985年,Geoffrey Hinton构建小模型,将词表示为多维特征,通过生成语言学习词汇关系,强调语义特征理解。二十年后,此思想在构建大规模自然语言处理系统中得到发展。

(二)大模型与人类语言理解的相似性

Google的Transformer架构及OpenAI的大型语言模型(如GPT),将小模型原理放大。词汇被视为多维特征“构件”,在多层神经网络中组合融合实现语言生成与理解。以“乐高积木”比喻,词如多维度积木,通过匹配连接点反映语义关系,类似蛋白质折叠决定功能,人脑理解语言也如此构建语义结构。

人类知识传播依赖神经元结构,以极低比特率传递信息;数字系统中神经网络模型可复制成千上万版本,快速共享权重,超越人类知识传播速度与效率。Hinton认为人类理解语言方式与大语言模型几乎一致,人类也会产生“幻觉”,因会创造不真实但合理的解释。

(三)AI与人类的本质差异及“永生性”

AI在某些方面强于人类。软件可抽象、复制,在不同硬件运行,程序知识永恒,不会死亡;人脑是模拟系统,神经元激发独一无二,不可完全复制,知识与硬件绑定。这导致AI系统具有“永生性”,只需小能耗,无需高价复制神经网络。

但知识传递存在难题,人类无法直接展示脑中知识,只能用语言解释。为解决模型体积与计算资源问题,“蒸馏”技术兴起,从大模型提取知识转移到小模型,像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。在机器间知识复制可大规模进行,实现指数级知识转移。

(四)AI能力增长与全球合作需求

AI能力快速增长,未来可能比人类更智能。若AI足够聪明,可能操纵人类避免被关闭,如养小老虎长大失控。AI能带来医疗、教育等领域效率提升,不会消失且难被单一国家控制。

虽各国在网络攻击等方面难合作,但在AI安全方面可能合作。建议建立国际AI安全研究网络,各国专注训练AI向善并共享成果,开发愿协助而非统治人类的智能体,这是人类重要议题,需全人类团结面对。

二、每个人的人工智能

(一)AI与社会联系的日益紧密

MiniMax创始人、CEO闫俊杰分享“每个人的人工智能”主题。他从Hinton发表AlexNet时进入深度学习领域,见证AI从数据分析工具到创意源泉的转变。AI可生成分析软件完成数据处理,能快速生成IP形象、视频等内容,将创意生产大众化,放大个人能力,拓宽创意边界。

AI实际使用超出最初设计想象,可解析古文字、模拟飞行等,一个人借助AI能完成原本需大型团队的工作,增强个体和社会能力。AI公司本质是提供持续性能力增强的组织,而非传统互联网公司。

(二)AI对人类专家的依赖与自主学习

如今约70%的代码由AI自动生成,90%的数据分析靠AI完成。但AI提升越来越依赖人类专家引导,过去非专业人员做基础标注,现在需顶尖专家教AI复杂思考方式,通过学习思考过程让AI更泛化。

同时,尝试让AI在环境中自主学习,构建编程IDE、智能体平台等训练环境,在合理奖励机制下AI可持续进步,这种方式可大规模复制拓展模型能力。

(三)AI的发展趋势:普惠与低门槛

AI会越来越强且增强无尽头,不会被某一家组织垄断。不同模型有不同对齐目标,反映公司价值观差异;多智能体架构整合多个模型和工具,削弱单个模型优势;开源模型崛起让更多人参与AI发展。

模型规模未大幅增长,因需在参数规模和计算效率间权衡,芯片性能提升使模型大小随之变化。推理成本下降,未来还会再降,AI越来越便宜实用。虽token单价下降,但使用量急剧增长,总体需求上升,AI使用门槛会越来越低。

闫俊杰总结“Intelligence with Everyone”,认为AGI实现是社会、AI公司和用户共同努力的成果,应属于所有人。

作者:恒盛娱乐




现在致电 xylmwohu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COPYRIGHT 恒盛娱乐 版权所有